当前位置: 千亿体育登录-千亿体育平台  >>  政策法规  >>  正文

夏建华同志在省教育工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6日

服务三个强省  建设美好安徽
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
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省教育工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2014年1月5日)
夏建华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省教育工会三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省工会十三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总结省教育工会三大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省教育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动员全省广大教职工积极服务安徽教育事业发展,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加快推进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

                              一、过去十年的主要工作
    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我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这是全省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是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勇挑重担的十年,也是全省各级教育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
    (一)围绕教育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广大教职工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省各级教育工会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集中的优势,以建功立业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教学技能竞赛、科研自主创新、岗位练兵、提供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积极服务社会,为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教师成长计划,举办了全省首届高校、中小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组织教职工踊跃参与社会管理和教育改革。广大教职工在各种劳动竞赛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十年来,涌现出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142人,“工人先锋号”20个,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员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为契机,结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坚定广大教职工理想信念。以宣传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抓手,围绕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广泛开展“三育人”和师德医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了全省“师德医德”演讲比赛,以德育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
    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斗争中,全省教育工会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组织广大教职工捐款捐物、援建学校、义务献血并组成医疗队奔赴灾区第一线。全省教育工会系统累计捐款1260多万元,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夺取抗灾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深化基层民主,落实各项职权,教代会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各级教育工会以贯彻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为契机,积极推进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省教育工会起草并积极推动我省高校及中小学校教代会工作规程出台,同时指导各地、各高校制定教代会实施办法。经过十年的发展,全省高校全部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民办学校教代会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中小学校教代会建制率明显增加。积极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试点、建设和全面发展,实现了全省教育系统二级教代会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大进步,教代会质量不断提高,成效明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省各级教育工会通过制定校(院)务公开实施办法、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工作调研、考核及评选表彰先进等多种形式,推动校务公开深入开展。各地、各高校按规定程序组织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接受教职工民主评议,并推动此项工作向基层单位延伸。部分学校将评议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挂钩,教职工评议监督权得到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勤政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校(院)务公开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广大教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三)以教职工为本,依法科学维权,维稳帮扶送温暖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省教育工会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围绕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有编难补”、民办学校集体劳动合同的订立、县级教育工会建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开展专题调研,反映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各级教育工会建立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协商民主渠道更为便捷、高效地解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带来的潜在影响,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及时表达教职工利益诉求,做好沟通疏导,主动维护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帮扶济困送温暖活动,十年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近300万元;稳步推进互助互济工作,组织全省直属33所高校近3万名教职工参加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其中为28所高校11448名女教职工办理了特殊疾病救助保险。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助学活动。协助政府做好再就业工作,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协办再就业培训。各级教育工会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建立困难教职工档案,坚持开展“五必访”、健康体检、送医支教、送教下乡、对口帮扶等活动。
    (四)推进“两个普遍”,激发基层活力,工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依法推动工会组织的普遍建立,以民办学校为重点,以“三会同建”为目标,带动中小学校工会组建取得新突破。目前,大多数民办学校建立了工会组织。截至2013年底,全省教育系统工会组织数已达5965个。积极探索非在编人员入会途径,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省教育系统会员人数达529143名。
    广泛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推进职工小家建设向基层延伸,实现了职工小家建设从启动、试点到全面发展的突破,充分激发了基层工会的生机与活力。以2011年全省教育系统“职工之家”建设经验交流会为标志,全省教育系统建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省各级教育工会通过制定建家标准、开展验收评比、组织交流研讨等方式,大力建设职工之家,一大批高校、中小学校职工之家建设受到全总及省、市总工会表彰。
    (五)转变工作作风,统筹创新发展,工会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以准确把握党对工会工作新要求、教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新期待为落脚点,建立调查研究激励机制。积极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个案访谈、慰问帮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工会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建设“职工书屋”,举办各种形式的专兼职工会干部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工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高校工会教代会研究会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启动了“高校工会教代会理论课题研究项目计划”,成立了市教育工会理论研究会,以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一大批切实反映教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的调研成果脱颖而出,多篇优秀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参与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评选并获奖。片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多数高校借鉴研究会的做法,开展校内理论研究活动,吸引了一批专兼职工会干部和专家学者投身工会理论研究,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工会理论研究队伍,为推动全省教育工会工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以创建“女教职工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女教职工组织建设。以“女教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为载体,持续开展“学比争创”活动,助推女教职工成长成才,一大批优秀女教职工和先进集体受到全国、省市级表彰。组织适合女教职工特点的劳动竞赛、读书调研、女性征文和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女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关心女教职工身心健康,利用“三八”节等节庆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组织健康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组织女教职工参加特殊疾病保障计划,构建多元健康保障体系。
    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坚持把时效性与动态性、教育性与服务性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反映工作动态、展现教职工风采、开展宣传教育,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围绕重大主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全省教育系统首届乒乓球比赛、喜迎十七大文艺演出等,工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办“周末学校”,举办职工文化节、疗休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严格执行《工会会计制度》和《工会预算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经费审查制度不断完善。
    各位委员、同志们,回顾过去十年,全省教育工会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省教育工会三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安徽省总工会、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各级教育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历任教育工会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省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继承光荣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奋力把教育工运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重视、支持教育工会工作的各级党政工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教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向教育工会历届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社会经济转型、教育改革创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教职工多元化的需求;服务基层、分类指导的力度有所欠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资源和手段均显不足;工会干部的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共同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回顾这不平凡的十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高举旗帜坚定方向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前提。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教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党委的奋斗目标和重大决策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才能始终保持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服务党政工作全局,是有效发挥教育工会组织作用的根本途径。围绕中心、立足群众组织的优势和特点,找准党政所需、教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在主动服务党政大局和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中发挥作用、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工作的核心内容。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正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和教职工的利益需求,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积极发展和谐劳动人事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发展。
    敢担大任,锐意进取,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是推进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工会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代同步伐共进步。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大胆探索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宽广的思维,积极应对全面深化改革对教育事业和工会工作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尽责履职,勇于担当,才能进一步增强各级教育工会的凝聚力、吸引力,使教育工会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培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依法治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维权,通过培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以法制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才能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今后的五年,是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我省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将进入重点推进期,同时也是我省工运事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省工会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确保“五个提升”的工作目标。这也是新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对教育工会的新期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教育工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和省工会十三大总体要求,紧扣时代主题,坚持党工共建的工作格局,坚持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中心,坚持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主线,坚持强化维护帮扶的工作重点,坚持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团结动员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教育事业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坚持党工共建,就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工会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把教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凝聚广大教职工智慧和力量,提升广大教职工素质和技能,激发广大教职工服务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激情。
    ——坚持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就是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和推进教(职)代会、二级教代会、民办院校集体协商等制度建设,保持各种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
    ——坚持强化维护帮扶,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把竭诚服务教职工,发展教职工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所有劳动者都受到尊重,使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坚持提升自身能力,就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工作,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提升工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广大教职工群众的能力。
    今后五年,全省教育工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创造活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主力军作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已经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实现强国梦必然包括教育强国梦,各级教育工会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旋律,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中释放参与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智慧和激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我省教育现代化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以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劳动美•安徽篇章”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决拥护和支持改革、参与和推动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把实现人生理想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不断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正能量。
    —— 拓展有效途径,把劳动竞赛作为激发教职工参与改革,提高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扎实开展富于行业特色的劳动技能竞赛,尊重教职工群众首创精神;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探索建立教学基本功竞赛常态化机制;积极拓展竞赛领域和对象,使竞赛活动在教育工会不同体制单位更广泛地开展,让包括非在编教职工在内的广大教职工参与进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建功立业新格局,让更多的教职工通过诚实劳动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积极围绕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专项活动为载体,培育和形成绿色技术服务的共识和行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汇聚和知识高地的优势,通过组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校企挂钩等形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实现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把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作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工程。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正确方向,积极协助党政完善教职工成长成才机制,造就一支有高水平专业素养、懂教育教学规律、能发明、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大军,努力建设知识型专业型创新型教职工队伍。
    ——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以加强师德、医德建设推动形成行业新风尚。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师德建设上的独特优势,把协助党政组织抓好师德建设作为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宣传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深入开展“三育人”活动,积极推动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评选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劳模和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养,省教育工会将组织开展“教工先锋号”创建活动和教育系统师德、医德标兵评选表彰,探索建立优秀教师疗休养制度,引导广大教职工争当劳动模范,争做师德楷模。大力宣传师德、医德楷模的先进事迹,用劳模的优秀品质感召职工、引领社会,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走出一条具有教育工会特色的职业道德建设之路。
    (二)致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服务教职工工作体系,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健康劳动关系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服务教职工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不断增强密切联系教职工、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发展好、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 坚定不移地推动“两个普遍”,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依法推动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组织贯彻党中央关于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要求的重要举措。当前教育工会最大的任务是以劳务派遣人员、农民工等非在编员工为重点对象,以民办学校为重点领域,采取符合基层实际的灵活措施,扎实推进“两个普遍”,要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人才派遣)职工在内的非在编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积极落实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人才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和民主权利。已经组建工会组织的民办学校应加快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签订集体劳动合同。通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教(职)代会制度建设,把单位建设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 突出履行维护职责,提升服务效能。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维护教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坚持以教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应根据教育系统特点,重点维护教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进一步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教职工活动,形成服务教职工群众的长效机制;在加大“送温暖”力度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有效地满足教职工群众的多层次需求,着力解决好教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效能。
    —— 畅通诉求渠道,维护教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各级教育工会要注重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做教职工群众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报告人。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要注重各种层次和类型教职工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农村教师、青年教职工、女教职工、外聘员工和合同制护士等不同群体的动态,做好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探索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关爱与沟通机制,引导教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畅通诉求信息渠道,健全信息报送、信访接待机制,健全预防、调处机制,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主动反映问题,协助党政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教职工队伍和单位的和谐稳定。
    (三)加强源头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努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前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协商民主渠道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也明确提出工会要与行政建立协商制度。各级教育工会要切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把加强源头参与,充分发挥教(职)代会作用,推进协商民主作为完善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做好源头参与,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各级教育工会要旗帜鲜明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积极代表广大教职工群众参与讨论政策制定,参与各项改革的方案设计,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教育系统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高度关注涉及事业单位和行业发展的改革措施,抓住相关改革方案制订和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契机,组织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教职工民主素养、民主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育,引导教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在改革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法律责任。
    ——完善加强教(职)代会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各学校要依据《安徽省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和《安徽省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抓紧制订和完善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教代会工作实施细则。积极参与大学章程的制定,推动将教(职)代会规范化发展纳入建设现代学校、现代医院的总体设计,认真落实教代会的八项职权;以高校二级单位、民办学校为重点,不断拓宽教代会制度覆盖面,推动教代会制度建设向纵深发展。继续推进教(职)代会规范化建设,落实教(职)代会中一线教师代表比例要占60%以上,非在编职工要占有一定比例,完善代表选举办法、议事规则、表决办法、提案办理以及监督和责任追究的程序与规则。推广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以及教代会代表听证、巡视制度和优秀提案表彰制度等,推动教代会制度在发展中的不断创新。继续深化校(院)务公开,改进公开形式,细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省教育工会将适时组织开展创建校(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活动。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建设深受教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站在改革攻坚、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工会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工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增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组织工会专兼职干部系统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不断增强本领,努力走在时代前列,走在教职工群众前列,努力把自己锤炼成听党话、跟党走、教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加强学习型工会组织建设,发挥教育系统学术和研究优势,注重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不断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一个上下互动、内外互补的研究格局,省教育工会将进一步加强对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支持,重视发挥高校工会教代会理论研究会和市级教育工会工作研究会的作用,强化工会、教代会理论研究的品牌工作,着力破解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优秀研究成果应用转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 夯实组织基础,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坚持不懈地推进“两个普遍”,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深入开展“党政工共建一个家”活动,推进二级单位建设职工小家,推进“模范职工之家”评比验收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制定《安徽省教育工会模范职工小家建设及验收标准》,坚持开展系统评优工作。持续推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大与市、县教育部门和总工会的协调,推动市、县级教育工会编制和经费问题的解决,为市、县级教育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县级教育工会切实成为维权维稳的第一道屏障。全面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巩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下移工作重心,加强分类指导,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加强工会组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和疗休养工作,搭建各类教职工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提升教职工归属感、幸福感、尊严感、成就感,使教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
    —— 加强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中央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要求,强化工会队伍建设,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进文风会风,不断增强密切联系教职工、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自觉性,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善基层工会主席民主选举制度,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工会干部队伍。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基层工会干部评选表彰。加大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按照全委要求,推动实施“工会知识进校园、工会理论进课堂、专家学者进工会”工程,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全面提升工会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使工会干部真正成为教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
    ——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联系基层、服务教职工的长效机制。省教育工会将探索建立常委巡视督查重点工作制度,服务教职工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服务教职工帮扶机制,信息员队伍管理等工作制度;推动建立教职工评议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评议工会领导相关制度;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会创新工作成果评价体系。推行各级教育工会工作目标责任制,从2014年起,依据中国工会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在全省教育工会推行建立工会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先行在直属基层工会试点、逐步推开。
——完善工作网络,进一步重视加强女教职工工作。完善各级女教职工工作组织网络,配好配强女教职工干部,充分发挥女教职工组织作用;继续开展女教职工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增强女教职工工作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深入实施女教职工“提素建功”工程和“关爱行动”。积极开展适合教育系统女性特点的专项活动,满足女教工的多元化需求,切实维护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
    —— 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助力自身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良性发展,创新形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宣传和网站建设,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不断密切与教职工群众的联系,增进与教职工群众的感情,使工会工作更好的植根于教职工群众之中。
    各位委员、同志们,党对工会寄予厚望,教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肩负的使命光荣而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团结动员全省教育系统广大职工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我省教育事业新跨越,加速推进“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