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亿体育登录-千亿体育平台  >>  女工园地  >>  正文

阜阳师范大学女工风采 ——文学院 郑虹霓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6日

给你一双诗意的翅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新学期第一课在料峭春风中开始了,站在讲台上,郑虹霓首先吟诵了一句唐诗。面对又一届青春学子,她仿佛看到了满园姹紫嫣红,听到了青春拔节的声音。从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快三十年了,看到一批批学子由懵懂的青年到逐渐成才,听到他们传回来工作、生活的消息,都会让郑老师心潮澎湃。

镜头一:一曲校歌衷情诉

作为阜阳师范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最令郑虹霓自豪的是为母校写了校歌的歌词。学校党委宣传部于2012年暑假启动校歌征集工作,历时3年多才定稿。校歌与国内很多大学的校歌一样走的是庄严典雅的风格,同时也突出学校特色,体现学校历史,阐释校训,引领学生昂扬奋发。

多年来,郑老师专业研究与诗词创作并重,在《中华诗词》《中国韵文学刊》《词刊》《诗词报》等报刊发表诗词作品多篇,在国内多项诗词联写作大赛中获奖,出版诗词集《华章霓彩》《霓彩忆华章集》等。曾应邀担任“诗词中国”及“诗传家国情,词系天下心”长三角高校诗词大会、“咏巢湖”绝句写作等诗词大赛评委。


镜头二:师生隔空能同框

2024127日阜阳师范大学合肥校友会成立,现场气氛热烈,线上的交流也与之同频共振。以校歌为背景音乐,校友们一起朗诵了文学院毕业生杨威创作的《萦绕耳畔》。之后这位作者激动地把视频发给了郑老师,并说“没想到师生今天以这种形式相遇了”!原来杨威当年正是在郑老师的鼓励下,与同学黄磊一起创办了采桑子诗社,这个诗社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诗词社团。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想起了大学时光,不禁泪流满面!

郑虹霓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所指导的一名研究生李同学属于听障人士,自尊而敏感,指导她的论文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既要尽力帮助她,又要维护她的自尊,每个环节都要反复沟通。在郑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她于2023年夏天如期毕业。

郑老师对学生倾注了很多心血,也赢得了很多学生的敬重与热爱。学生毕业多年仍心怀感恩,撰文称是郑老师“引导我走进了古代文学殿堂”,开设了文学学习的个人公众号;有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育工作,并引导自己的学生写作诗文,杨威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镜头三:要为颍州鼓与呼

作为古典文学研究者,多年来,郑虹霓一直关注皖北地域文化研究,并积极为宣传阜阳文化形象而努力。她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进行了建安文学与曹氏家族文化研究和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北宋以来阜阳别集文献整理与研究》研究工作。2023年她更是在不同媒体上宣传了阜阳,首先是在《安徽日报》以一版的篇幅发表了《未觉杭颍谁雌雄》,接着又应安徽经视“跟着诗词游安徽”栏目之约就苏轼与颍州制作了5期节目。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人,她多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阔师生视野,扩大学校影响力。欧阳修当年在颍州组织诗会的时候说“颍虽陋邦文士众”,时隔千年,郑虹霓说“颍州有阜阳师范大学这样一所一本院校,汇聚了众多有才之士,必将把颍州这张文化名片打造的更好!愿为颍州鼓与呼!”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流行说“灵魂带书香的女子”,郑虹霓学诗词、写诗词、教书育人,也给学生心中播下了诗的种子。希望给他们一双诗意的翅膀,“云天万里任翱翔”(《阜阳师范大学校歌》)!


附:

郑虹霓,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阜阳师范大学分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上海大学中华诗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等。《阜阳师范大学校歌》词作者,在《文学遗产》《学术界》《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唐宋词对六朝文学的接受》《曹氏家族文学研究》等。

近年获奖情况:多次获评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6年被评为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入选2016年阜阳师范学院感动校园十大人物2020年获得“2017-2019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2020年获评校级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