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胡传刚教授和海南医科大学于法标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4-07-09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学院师资与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教师科研水平,拓展学生科研领域视野,近日,北京化工大学胡传刚教授和海南医科大学于法标教授应邀来到我院,分别开展了题为《“碳”微结构调控电催化活性位》和《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的光学探针》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全部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报告会由陈水生副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胡传刚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电催化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电催化活性位材料广泛,应用较多的仍是金属基催化剂,伴随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碳材料-N掺杂碳纳米垂直阵列的研究,碳基非金属催化剂用于电催化研究迎来了“春天”。胡教授课题组开发有效制备方法,实现碳基材料多功能高效催化,突破传统金属催化剂难以多功能化的局限,并将多功能碳基催化剂应用于新能源器件中,为碳基材料在清洁能源转换、储存与利用领域做出系列探索。


随后,于法标基于生物材料、分子探针和诊疗仪器的研发,介绍了整合多模态成像技术在热带疾病可视化影像检测与精准治疗领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于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聚焦热带条件下疾病可视化诊断和治疗技术、多模式影像手术导航技术、即时检验(POCT)技术和生物诊疗器件与仪器,研究内容紧围现实需求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于教授还风趣、简短的介绍了海南的风土人情、著名景点等,诚意邀请我院师生去海南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考察。


报告会上,两位教授与教师、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积极回答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科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见解,让大家在了解相关领域前沿的同时,拓展和丰富了科研方向。


此次学术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展示了当前碳基非金属用于电催化活性的应用前景和多样化光学探针用于临床快速转化新方法,即拓展了学生的科研认知和视野,也为教师如何发展和深挖自己的研究领域提供良好借鉴。


(撰稿:李少川 学院审核:张宏 审核发布:许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