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排行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发布人:admin 浏览: 发布日期:2018-02-28

      你也许经历过这些场景:

      要求在会议上发言。明明做好了准备,站起来时却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说不出来;

      任务即将截止,要求自己今天一定得完成,坐在电脑前却心烦意乱,难以下手;

      和客户、上级、同事沟通时,总是管不住嘴,事后重新回想,又觉得特别懊恼……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的大脑掌控着我们的一切行动,但我们却并不能100%地控制它。

      很多因素,像压力、焦虑、紧张、无聊……都会影响大脑,削弱我们的行动力。

      你肯定对自己下过这样的指令:「不要紧张」「要专注」「平静下来」……它们有效吗?或许有,但效果往往有限。

      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掌控大脑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进化。

      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进化的产物。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新皮层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其他部位,包括杏仁核、基底核、下丘脑……都在我们的反应和行为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弥补新皮层的不足,以帮助我们在丛林中,逃避天敌、寻找食物,更好地繁衍和生存下来。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但是,这些为丛林而生的设置,在现代社会基本已没有用武之地。我们更需要的是「掌控力」—— 这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种掌控力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至少包括思考、行动和状态三方面。亦即:

       1)用理性对事物充分思考;

       2)作出我们所希望的行为;

       3)快速从不良状态中摆脱。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对大脑的「掌控力」呢?

       今天,分享几个实用的小技巧。

 

1. 意向框架

       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会「管不住嘴」,作出一些不恰当的表述和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意向性」。什么叫意向性?简而言之,就是:你希望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用什么方式跟别人进行沟通你可能会在很多演讲培训的课上听到这个概念。他们会告诉你: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速,肢体语言,行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让听众产生什么样的感受,诸如此类 —— 这很好用,但并不仅仅如此。将「意向」的思维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来规范我们的表达模式,同样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

如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过的:你应该为自己设立一个「标签」,来规范你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向这个标签靠拢 —— 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如何应用意向思维呢?领导力教练 Kristi Hedges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工具,叫做「意向框架」

用起来非常简单:

       1)拿出一张白纸,在中间写上你的核心观点;

       2)在观点下面,写上「我要让对方产生什么印象?」

       3)围绕1和2进行发散思考,写下你能想到的表述方式,并把它们罗列在白纸周围。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召开一个团队会议,检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你希望呈现出「开放性」,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这样的表达:

大家对问题的原因有什么看法?

我们要专注于问题,而不是责任;

我想听听每一个人的意见;

……

       这样,你在讨论过程中,就会更加重视对言行的管理,将整场讨论引导向你想要的方向。

       同样,如果你希望呈现「权威感」,那就可以多强调这些:

后果非常严重;

每个人都要对此进行检讨;

你能否保证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

       本质上说,「意向框架」并不能帮你提升沟通效率,也不会告诉你「怎么做才更好」,更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它能实现的,是为你的思维设定一个框架,帮助你聚焦到这个框架中来,为你的思维提供一个支点。你要做的,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内化,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引导和规范自己。这样,你就能更加贴近自己所想传达的「形象」。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2. 想象联结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却极其有效:

当你为一个任务而焦虑和紧张时,试着把它跟想象中的美好图景联系起来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我其实是一个不擅长讲课的人,因为我的语速偏快,而且会按捺不住地去想听众的反应,非常担心听众会感到无聊、厌烦。16年我开了第一场知乎Live —— 那其实是我第一次讲座,之前的经历都是一对一的咨询,完全不一样。还好,由于准备充分、内容过得去的缘故,那次讲座效果很好,全部都是好评。偶有一两条说「语速过快」,也是非常善意的建议。所以,在往后的所有讲座筹备中,每当我感到焦虑和压力、忍不住去担忧后果时,我就让自己回想起这次经历,回想起整个讲座的效果和评价。通过那种伴随而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迅速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看起来很傻对不对?但这个方法的确有效。在积极心理学中,「成就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哪怕只是在脑海中想象,只要你能够投入进去,同样能够「骗过」大脑。它会激活我们的奖赏回路,通过激素分泌和调整,让我们产生积极的感受。

甚至,哪怕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也能奏效。

       譬如说,你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如何才能提高执行的动力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想象目标实现后的美好愿景。比如,你面临着一个艰巨的项目,那么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想象项目实现之后的情景:业绩上升,市场拓展,伴随而来的物质奖励和荣誉,以及写在履历上的光辉一笔……诸如此类。这会迅速帮助你摆脱压力和沮丧,给自己充满电。原理其实也非常简单。我们每进行一次想象和思考,都会在大脑中产生神经元的联结。那么,通过把手头的任务,跟「愉悦感」进行联结,激奖赏回路,就能不断强化我们对任务的内驱力,降低自我怀疑的畏难和阻力。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3. 思考练习

       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呢?按照惯性和本能在行动。遇到熟悉的问题,下意识地用熟悉的模式去理解,调用熟悉的解决路径,用熟悉的方法去执行……日复一日。

       这样有什么后果呢?你可能每天都排得非常满,毫无空当,但并没有真正在进步,只是积累了一大堆经验而已。

但光有经验是没有意义的。经验没有办法迁移,也不能帮助你适应这个多变的、不确定的时代 —— 今天你所熟悉的经验和模式,明天就可能被抛弃。我们都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动用大量资源,意味着探索和改变,而我们的大脑喜欢确定,喜欢稳定的、不变的东西但外在的环境不会如此理想。今天的东西未必会持续到明天,明天的太阳也未必会照样升起。

这就是深度思考的意义:对我们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反思和质问:

我要达成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我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还有别的办法能实现吗?

……

      你的思考能力,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所以,我时常建议朋友:不要忙于琐碎事物,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找一个完全安静的场所,拒绝一切不必要的打扰,专心致志地思考思考什么呢?可以是自己的规划,可以是手头的任务,可以是反思和总结,可以是构思和安排……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视角,分别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维度去思考。什么是横向和纵向?前者可以是跨部门、跨组织、跨行业,从短期到长期去思考;后者可以是改变思维层次,从小到大、由低到高,不断切换焦点,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计划。

试着把你想到的东西写下来,作为思考的成果。

      就是这么简单。让自己安静下来,慢下来,不着急去作出决策,更不着急去「执行」。

你会发现,你的头脑会变得更清晰,对于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都能考虑得更清楚。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4. 行动学习

       当然,进行思考练习,并不意味着,你要耽于思考,而不去行动。

重点在于什么呢?不要按照惯性去行动,而是先思考,再按照思考后的结果行动,立刻获取反馈,通过反馈来激发新的思考,再行动……

       我把它称为「三明治模式」如果把一个复杂的项目,看成一整个「三明治」,那你的模式应该是:思考 → 行动 → 思考 → 行动……

先把项目分解成不同的部分,针对每一部分,做好规划,再通过行动获取反馈,再进一步思考和调整,继续行动。

这跟经典的戴明循环其实很类似:Plan - Do - Check - Adjust。亦即规划、行动、检查和调整。(最后的 A 有两种说法:Action 和 Adjust,后者更优)也就是说,深度思考并不等于空想。你的复盘和规划,要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才有价值。

我们总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未必。对于别人的故事,去听取「失败」很有价值,因为你能知道避免哪些坑。但对于我们自身,从成功中学习更有价值。

       原因很简单:大脑是有可塑性的。当我们失败时,大脑并不知道要学习什么;但当我们成功时,大脑知道要重复什么

所以,合适的做法是什么呢?

       1)通过思考理清思路、解决障碍;

       2)立刻创造机会,将其应用到行动,通过行动去检验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

       3)找到正确的部分,保留下来,其他部分进入下一次的思考,继续调整和修正;

       4)重复 1-3 。

      这样一来,那些「正确的部分」累积起来,就会成为一条有效的路径。

      这就是你的方法论。也是你不断进行自我迭代的过程。

 

#心理科普# 提高大脑掌控力,这5个方法能帮到你

 

5. 适度分心

       经常有人问:如何才能进行长时间高效的学习和工作?

       很遗憾,这是不现实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进化还不够完全,大脑尚未习惯长时间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的行为,它更喜欢时不时地转移焦点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花了好几个小时做一件事,事成之后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动,大脑也不想运转 —— 这其实就是超负荷了。

合理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适度给大脑一点放松和刺激,让它恢复活力,张弛有度

有大量的心理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墨尔本大学的 Coker 博士发现:上班时间习惯浏览网页的员工,比全身心工作的员工,效率要高出9%;荷兰Dijksterhuis 教授 2006 年的实验则证实:在工作期间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能够显著提升决策判断力。

原因跟认知资源中的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有关。你可以这样理解:适度的分心,实际上是在清空缓存,让大脑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更好地投入后面的工作。

       那么,如何有效地分心呢?

       举个例子:处理数据、报表累了,不妨看一点视频,听点东西,看一点动态的图像,改变纯文字的视觉接收。

反过来,开完一场漫长的会议,跟同事或老板谈完,不妨读几页轻松的小说,让大脑切换一下。

如果视觉、听觉都过于疲劳,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下楼走一走,散散步;或是做做简单的运动,让身体动起来,消除过量的皮质醇,维持机理的平衡。当然,这里要注意一点:「适度分心」,而不是被别的东西吸引注意力

拿视频来说,我自己一般会看纪录片,比如记录建筑风貌和历史的、记述不同地方美食的、记录旅行风物的……

每次几分钟,化整为零,慢慢把一部片子看完。或者,看看 Ted 演讲,让被工作抑制的思维转动起来,也很不错。

       尽量避免娱乐的内容 —— 这个时代,太多产品都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不要被它们占据了时间。

时刻注意:要把大脑的掌控权拿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交给外物。(转载: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