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 页 >> 感恩母校 >> 正文

68周年校庆征文5---南校的烛光


2024-06-11 16:24:57 来源: 浏览:


南校的烛光

 

檀长乐

 

   虽然四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是,那点点昏黄的烛光依然不时地在我眼前闪耀。

  

   四十多年前,我有幸成为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一名学生。1981年秋入学时,入住的是在学院本部南边三里桥附近的南校区。那里据说曾是军营,由几排伸手可触屋檐的低矮的平房组成的校舍,仅供中文系四个年级八个班级约三四百名学生学习和生活。教室和宿舍上面盖的是麦秸草,那里面有许多鸟雀做的窝,一到下雨天,经常滴滴答答地漏雨。睡梦中,经常被房梁上奔跑的老鼠惊醒。校园附近有块操场,课外在那里踢球、跑步时,尘土飞扬。食堂里的伙食很简单,早上是稀饭、馒头加咸菜,最吸引人的是油炸馒头,中午和晚上也就三个菜,一荤两素,外加一个辣糊汤,没有任何可选的余地。最好的菜就是令我至今念念不忘的小酥肉,那个小酥肉的味道真的是回味无穷啊,可惜后来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的味道了!


   现在看来,当年大学的生活确实是苦了点,但是对于我们这帮大多数从农村走来的孩子们来说,这压根算不了什么。我在中学时,全班三四十个男生也是住在一间大教室里,也没有卫生间和洗漱间,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似冰窖。饭票是从家里带米换的,一斤米加四分钱换一斤饭票。下饭的菜都是从家带的腌菜,带一次至少要吃一星期。天暖时,腌菜上面毛茸茸的,像霉豆腐乳的外表。吃饭时就用筷子把那层霉毛扒拉掉,吃下面的。到了大学,一个月能发十块五毛钱的菜票,三十斤饭票,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荤菜,这已经让我觉得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那时真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像我这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苦战中杀开了一条血路,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怎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刚入学接触到的《现代汉语》《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大学英语》等全新课程,也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压力倍增。面对新困难、新问题,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也没有退缩,我们依然像高考之前一样保持着一股拼劲、一股韧劲,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晚上十点,熄灯铃响了,教室里的日光灯灭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不愿离开。没有任何人号召,也没有任何人施压,就像事先约定好的一样,一个个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蜡烛,这些蜡烛有的同学是用菜票在校门口小卖部换的。我们用两分钱一盒的火柴将蜡烛点燃,一支,两支,三支……不一会儿,整个教室里亮起了烛光,整个教室里弥漫着一股蜡烛燃烧的气味,淡淡的,香香的,有点刺鼻。一支支烛光,映照着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脸庞;一支支烛光,伴随着一个个激情飞扬的梦想。烛光里全神贯注、如饥似渴的我们,也许就是八十年代年轻人发愤图强的形象代表。那一室烛光,在当年阜阳市荒凉的西郊显得格外温暖。脸上始终带着弥勒佛一样笑容的辅导员卢龙祥老师是这一幕最好的见证人,通常在晚上11点左右,他要步入教室,催促我们早点休息,不要影响第二天上课,在他一再提醒下,同学们才依依不舍离开教室。有一次,因为下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排球比赛,体力消耗过大,晚上在烛光里,我打起了瞌睡,额头跟烛火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把我烫得差点跳了起来,头发也被烧掉了一撮,空气里瞬间充满一股焚烧毛发的焦香,让邻座的韩国庆同学笑坏了。


   熬过了1981年的那个冬天后,第二学期我们搬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清河畔——学院本部,教室、食堂、寝室等都鸟枪换炮了,我们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我们秉烛夜读的习惯没有丢。每天晚自习熄灯后,中文系教学楼的一楼第一个教室,准会亮起令人暖心的烛光,那就是我们班——中文系八一级二班。这一室烛光,不仅照亮了我们学习的课堂,也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四十多年中,这个普通院校普通班级的学生,一个个都在不同岗位勤勉敬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光和热,成为了各自单位的顶梁柱,其中产生了十多位正高级人才、五位厅局级和一位省部级领导。

 

(檀长乐,原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81级2班学生,1985年7月毕业;通联地址:池州市传媒中心办公室)



 

版权所有©2019阜阳师范大学校友办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  邮政编码:2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