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挑战杯”评审规则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作者:黄正杰 时间:2019-04-03 点击数:

附件5

评审规则

(经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本规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全国评审委员会依据本规则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二、全国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1.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4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和2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2.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二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下设若干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至二名。

3.全国评审委员会下设由秘书长领导的秘书处,负责对参赛作品分类、统计、送阅和评审的组织服务工作。

4.全国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正、副主任、秘书长除外)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

5.全国评审委员会在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三、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3.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两阶段进行。预审要评选出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作品的80%左右的作品入围获奖作品,评出入围作品中的40%获得三等奖,其余60%进入终审决赛。终审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按照入围作品3%、8%、24%、65%的比例评出特、一、二、三等奖。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各奖励等级之间的标准是相对的。

4.评审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各等奖的获奖比例与其进入终审的比例基本一致。

5.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第三章第十九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6.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得参与对其同省(区、市)高校、其本人亲属作品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

7.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按《评审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四、评审程序

1.各省(区、市)的组织协调委员会要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的初评。

2.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对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报送和发起高校直送的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的作品在承办单位所在地进行预审,预审要提出是否进入终审和获奖等级初步意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全国评审委员会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评审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的主持下先期进行评审,选出一定比例作品赴承办单位所在地进行展示。

4.终审决赛期间,评委在组委会安排的专门时间集体到展厅对作者提出问辩,并审看发明制作类作品的实物。每个评委须向自己负责评审的作品的作者至少询问一次。

5.评委可以对所评审的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竞赛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按程序评定其参赛资格。

6.评委会应于终审开始时在主任的主持下召开评委会全体会议,听取组委会对竞赛活动情况的通报。

五、各省(区、市)初评工作,由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参照上述规则主持。

六、本规则由竞赛主办单位负责解释,并由主办单位根据全国组委会的意见修改。

附件6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科技强国战略思想;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进发展改革的典型调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4.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5.建构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研究

6.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9.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10.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

1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典型调查

经济类

1.农村“精准扶贫”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

3.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成功案例调查研究

4.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调查

5.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典型调查

6.智慧城市建设多种模式的典型调查

7.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治理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8.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调查研究

9.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

10.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

11.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

13.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

14.互联网金融风险典型调查研究

15.“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6.我国物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发展与创新调查研究

17.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18.各地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典型调查

1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案例调查研究

20.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的典型调查

21.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

22.普惠金融发展案例的典型调查

23.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4.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问题调查研究

2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典型调查

26.21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27.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典型调查

28.各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创新调查分析

2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30.工业化后期企业管理创新典型调查研究

社会学类

1.各地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调查研究

2.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3.改善促进民生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典型调查研究

4.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新举措新经验调查研究

5.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单项调查

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转变的调查研究

9.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查研究

10.各地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调查研究

11.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3.社会变迁与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

14.我国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的改革创新调查研究

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9.社会办医,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20.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2.时尚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4.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25.当前社会心态变化趋势研究

26.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法律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宪法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4.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5.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6.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8.我国民事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0.各地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问题调查研究

14.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15.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典型调查研究

16.网络空间法治问题研究

17.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18.网络安全立法研究

19.基本法框架下的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问题研究

20.反腐败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1.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22.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教育类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3.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

4.新世纪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5.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典型调查

7.学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中小学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典型调查

10.各类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和经验调查研究

11.各类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各地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13.国家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就调查研究

1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15.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研究

17.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的调查研究

18.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创新实践的经验调查研究

管理类

1.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调查

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3.电子商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4.新型科技企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调查研究

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7.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

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

10.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调查研究

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1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1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新进展、新作用调查研究

16.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1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20.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调查研究

21.各地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22.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中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23.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的典型调查

24.县乡政府管理成本降低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5.非政府组织管理有效性问题的典型调查

通讯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  邮政编码: 236037  办公电话: 0558-2591100 2591092  阜阳师范大学 法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