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时光步履匆匆,中秋的圆月又挂于苍穹。去岁时酿造的酒,要待今宵痛饮才显甘醇。古人在这一天邀秋风起舞,在月下独酌,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而对于这一传统佳节,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中秋由来,追溯传说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故秋季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由于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因此“仲秋”的叫法慢慢变为“中秋”。
对于月亮,人们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后羿射日、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也开始逐渐流传起来。后来,只听故事似乎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想象了,于是各种戏剧表演开始兴起,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他们所喜欢的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嫦娥奔月”了。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能够成仙的灵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他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而后奔月。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对于这个故事,来自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的王凯佳同学表示:“小时候就想着圆圆的玉盘,皎洁的月光,那上面一定住着一位仙女,就是我奶奶口中的那个广寒宫的嫦娥,那里还有一只玉兔和一棵芳香四溢、长盛不衰的桂花树与她相伴,这使我对月亮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秋习俗,南北古今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而中秋佳节,自古以来便有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如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从唐代开始,中秋赏月、玩月便颇为盛行;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时至今日,南北方人在中秋习俗方面也有些差异。对此,来自文学院2019级新闻学2班的阮佳丽同学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因为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南北方的风俗习惯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反应到中秋节中,也会使习俗有所差别。比如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差距影响到了月饼的种类,北方的月饼以京式月饼为主,而南方的月饼种类较多。除了吃月饼之外,我家乡的人们还会在中秋这天走亲访友,祭拜祖先。对于国人来说,中秋节最大的意义就是团圆。”
中秋佳节的习俗代代流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亲情永恒,使民族强盛。
古人今时,望月思乡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言:“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从天而降的月色像是桂花一般,洒落大地,历经人间繁华,散尽浮世喧嚣。诗人借佳节的绝美月色,表达了对中秋由衷的赞美之情。
而今年的中秋,学校的月饼也是格外的香甜,来自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4班的刘滢同学,在拿到月饼之后感触颇深,她说:“学校为每一位学子带来了它独特的味道——印有阜阳师范大学校徽的月饼。露从今夜白,月在阜师明。即使离家千百里,但在品尝到月饼的甜腻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校给了我们这些在异乡求学的学子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们一份独特的爱。
而对于中秋佳节,来自法学院2019级法学3班的余婉琳同学是这样理解的:“中秋节之所以跟“团圆”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最圆。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月亮都圆了,那家庭也应该团圆了。事实上,拜月并不是要从月亮中祈求到什么,更多的则是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无论是古时的人们,还是如今的我们,都应该牢记这一传统节日,那些关于中秋思乡的诗句也应该得到我们的记诵,一起享受更美好的中秋夜晚,相约月下,共饮佳节美酒,品尝各式各样的月饼,也不失为一份极好的佳节体验。
我们不必相逢,心意却已相通。今夜,无数的游子望着那一抹皎洁的月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越发地难以抑制。此际是千年后的庚子年中秋,山崖上,圆月之于中天,皎洁,温润。而此中情思,已无需赘述。
明月照九州万里,落下银光。且回去,回到家国共此时的繁华中去,静享那一份万家灯火的温暖团圆。
(撰稿:大学生通讯社 夏雨婷 杨培尧 陈杰 宣传部门初审:张书光 终审: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