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大爱无痕,她是和煦的阳光,照耀青春的学子。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对待工作总是充满热情。从她的脸上,你读出的不仅仅是善意和友好,更有宽容和奉献。她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用爱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拼搏奋斗、坚强自立的榜样。她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也是2020年阜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和“十大学科带头人”获得者——何娟。
科研:重要的是不怕打击与失败
何娟老师以科研为热爱,以教育为本责。自2001年入职以来,已经过去了十九个年头。何娟老师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不断耕耘,默默收获。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持多项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在科研方面颇有建树,目前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科研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困难。但是在何娟老师的眼里,科研的乐趣就在于未知性。对于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是科研工作者的内在动力。正因为结果的未知,所以成功和失败都是可能的选项。何娟老师回忆道:“有一次在设计理论方案时,我们预测利用某方法可实现效果,然而事与愿违,经多次尝试都无法达到预期结果,这令我们很沮丧。面对挫折,我们只能静下心来,继续查阅相关文献,留心之前尚未考虑的因素,保持科研的敏锐洞察力,转变思路,重新上路,最终攻克了问题。”
任何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科研亦是如此,不过贵在用好奇心去战胜挫折。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何娟老师表现得十分坦然,她认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盼望成功,这是一种正常和积极的心态。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失败,因为这就是科学研究本来的规律。没有简简单单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失败中学习,如果排除了所有失败的可能性,剩下的,可能就是成功了。”
对于我校成功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何娟老师感到十分的骄傲与自豪,表示多年的心愿得以达成,她说:“学校的成功更名也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启了新征程,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育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职责愈发重大,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借助学校的力量进一步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为我校科研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教书:物理其实没那么枯燥难懂
因材施教,这是何娟老师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所坚持的教育理念。何娟老师表示在她的工作生涯中会接触到不同群体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以在备课方面会更加侧重学生自身的情况。当代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创新力的群体,比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自己更加倾向于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物理学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提及让无数学生头疼的物理,何娟老师坦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从生活出发,将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演示实验、小组活动、展示现代高新技术、介绍科学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有时候也需要沉下心来,把学习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当你真正走进物理的世界,就会体会到那些看起来枯燥的公式,其实蕴含着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沉浸着科学家的智慧与伟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对物理学的真正兴趣,而这种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
来自18级电气班的郑英就对何娟老师印象深刻。郑英说:“大一上学期,从何老师这里学到很多。初、高中一直都很害怕、恐惧物理的我在大学竟然对物理产生了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我十分的喜欢何老师的教学方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容易理解。在她的引导下,我逐渐爱上了物理,并且主动地去学习物理知识。”
“关心学习,专心教学”是她的行为准则,“爱心、耐心、责任心”是她的坚守。她工作负责、博学笃行、教育细致耐心,讲究兴趣为航,因材施教。教育于她而言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在她的谆谆教导下,枯燥乏味的物理也变得生动有趣。
育人:鼓励关爱每一位学生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何娟老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她说:“当代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自信乐观,有理想,有担当。他们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对他们充满信心。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青春的力量。”
何娟老师一直保持初心,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把立德树人作为人生信条。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她也会尽己所能,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8级物理学专业王亮回忆说:“何老师对待我们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大学生活里,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她会耐心指导我们,我们都愿意和他倾述,在我眼里,她和我之间不仅仅是师生,更是朋友。”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何娟老师在平日里和学生相处时就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信心建设。何娟老师回忆说:在指导学生参加CUPT竞赛的时候,由于每次集训的时候,指导老师都是严格要求,以致于在指导和点评的时候都是以批评为主,渐渐地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和消极的行为。后来我们发现了这个苗头,及时调整了思路,指导过程以鼓励和帮助为主,在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老师强调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一方面要给予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心理建设。只有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的进步,享受竞赛,才会体会到竞赛过程中的乐趣。”
何娟,从教近二十载,她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尽心尽责,她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奋力前行,用青春和热情追逐自己的理想,用智慧与和爱的光芒把学生的人生照亮。她是何娟,“和以待人,爱以育人”。
(撰稿:大学生通讯社 阮佳丽 李雯 丁庆芳 图片:何娟 部门审核:刘张飞 宣传部初审:李守远 终审: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