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徐华杰博士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发表题为“Fabrication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Microcapsules Mediated by Cerium Dop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Boosting Water Splitting”(doi.org/10.1039/D0EE02113J)的研究论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是世界公认的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其影响因子高达30.289。这是继徐华杰博士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doi:10.1002/anie.201804673,影响因子12.959)发表了研究成果之后,又一次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
微/纳米胶囊组装体具有可修饰的壳层、高暴露表面和大的容纳空间,在催化、储存和药物输送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研究工作通过巧妙的设计,合理调节Ce离子和尿素的掺杂量,一步制备出不同长径比的3D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微胶囊,其得益于铈(或高价稀土Tb)的亲氧性和协同配位作用可稳定MIL-88A的初始形态。
这种独特的3D Ni-Fe-Ce-LDH微胶囊超结构,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活性,在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为242 mV,并且至少具有24h的长期耐久性。同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也进一步证实了Ce掺杂对构建3D LDHs独特结构和优异催化性能的电子调节作用。该研究工作不仅揭示了稀土(RE)掺杂介导的MOFs晶体生长和转变过程,而且利用稀土离子的Lewis酸性质和协同配位作用,为制备所需的微胶囊超结构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因此,这项工作也进一步拓宽了稀土介导策略在新型催化剂和材料制备的未来设计中的应用。该文的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严纯华院士、唐瑜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至此,徐华杰博士已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icrochemical Journal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
近年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把握发展新机遇,鼓励创新,强化合作,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科研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多领域连续涌现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努力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不断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贡献。据悉,2020年,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已在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撰稿:张震 学院审核:盛良全 图片:徐华杰 宣传部初审:李守远 终审:王清)
来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