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本应如期的“开学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在这场“全民防疫攻坚战”中,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认真落实校党委工作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搭建课程思政防疫站,全力打造战“疫”“金课”思政,以生为本、同心同向,在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同时,提高育人质量。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抗“疫”题材与教育教学教材相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与当前防疫背景相结合,促进课堂互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同向同行,是时代赋予防疫特殊时期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物电学院党委在研究制定防控疫情教学工作方案时明确要求,学院要持续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讲好战“疫”“思政课”,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与中国梦同心同力。守正创新,立德树人,这是防疫特殊时期赋予我们的责任。专业课教师要牢记育人初心,不忘树人使命,“停课不停育”,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抗击疫情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同时高度关注当前社会“防疫”“战疫”形势的发展以及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设计专题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加强对学生的公共安全、社会责任和生命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都说‘科技强国’,这对于处在疫情中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同学们又有着什么样的责任呢?”物电学院副院长朱勇在线上讲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时对学生抛出了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朱勇在教学中,结合防控过程中人工智能设备使疫情防控工作变得“如虎添翼”的案例,讲述智能测温、远程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协作机器人等智能硬件、软件的开发与基础知识紧密相连,告诉学生“卡脖子”技术来源于基础研究,改变这一窘境,摆脱依赖和限制,奋起直追,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中国梦”实实在在扎根于我们每一天的学习、每一点的进步,由每一个学生组成。该院“材料科学基础”专业核心课程老师张朋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讲述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团队针对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检测的紧迫需求,协同其它科研院所争分夺秒研发出恒温荧光检测试剂盒及通用恒温荧光检测仪的事例教育学生,科研人员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勇攀高峰、攻坚克难,联合攻关,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他同时希望同学们加强防疫科普宣传,倡导科学防控,弘扬科学精神,主动学习,把此次疫病发生的起源、传播途径、防控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与举措作为新的学习资料,拓展个人知识结构,提升疫病防控实践能力,进一步向身边的同学和亲朋好友宣传有关疫情的科学防护措施,力所能及地为防控做贡献。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坚持“停课不停学”与“停课不停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主阵地作用,将课堂与思政相结合,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赋予思政课程的时代广度与厚度,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重任,引导同学们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主动担当学习,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多作贡献!
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将到来,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走进教室,不戴口罩,繁花与共。
(撰稿、 图片:张朋 学院审核:马健 朱勇 宣传部初审:李守远 终审:张建)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