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书香幽幽寄深情——文学院苏锡育老师为图书馆捐赠书籍2400余册
来源: 发布人:qidi   初审:qidi    终审:zhangjian 日期:2018-06-04浏览:
【新闻中心讯】

      5月28日上午,一辆满载2400余册私人藏书的车辆,从清河校区苏锡育教授家驶离,开往西湖校区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全校上下同舟共济、奋力大学创建之际,这一幕不仅永久寄放了一名文院老教师对这块她曾经耕耘奉献过半个世纪的土地的深沉眷恋,更真切写意了代代师院人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共建丰饶精神家园的赤诚信念!

      今年4月,阜阳师范学院校友会、图书馆为助力我校创建高水平大学,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向全校师生和各地校友发出了图书捐赠倡议。已定居上海的文学院退休教师苏锡育苏教授在“上海校友群”中获知此消息后,随即和先生商量,决定将阜阳家中珍藏的书籍整理捐赠。为此,苏老师于5月26日晚专程从上海连夜赶回阜阳,第二天,文学院安排了青年志愿者帮助苏老师整理书籍,图书馆派专人清点搬运。2400余册,创下了本次活动教师捐赠图书数量的最高纪录。

苏老师捐赠书籍多出自著名出版社     

      此次苏老师捐赠的书籍以中文类为主,其中语言学、美学、文艺理论书籍占多数,也有部分法学及其他书籍。整理过程中,苏老师和志愿者一边逐本检查、翻阅、打包,一边深情追忆每本图书背后的故事。每一帧斑驳泛黄的颜色都是一季流年,每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都有一段记忆,2400余册图书的厚度,承载了一颗爱书、珍书、嗜书的学者仁心,包孕了一位敦厚持重、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师者深情。

书籍上新华书店的印章见证着历史变迁

      苏锡育老师生于南京,自幼酷爱读书。1968年,她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回到祖籍淮南,在淮南架河公社泥集学校教授初中语文。买书是苏老师寒暑假往返南京必做的一件事,那时生活艰苦,买书的钱都是苏老师节衣缩食,从不多的工资里一分一分节省下来的。

      苏老师捐赠的《中国现代语法》

      1975年,经推荐选拔,苏老师来到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阜阳师范学院前身),就读大学普通班。据苏老师回忆,进入大学后买书买得更多了。这次苏老师捐赠的书籍中,有上个世纪50 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上下册,34,500元),图书标价凸显了这本书的年代感;有上个世纪6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文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注选集》;有上世纪70年代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论文学》系列丛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淸诗话》等。这些图书都是苏老师在大学期间购买的。

      1978年,苏老师毕业留校,在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直至退休。这期间苏老师的藏书越来越多。那时候学校资金不足,图书馆馆藏有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苏老师把三十几块钱工资的一半都花在了买书上。文学院一位老师回忆说:“以前常去苏老师家借书,因为房子小,她家的书都一摞摞码在客厅的墙上,像小山一样。苏老师珍爱自己的藏书,却又物尽其用,学生来借书,都要在一个本子上登记,看完了还回来再划掉。借书的学生很多,记录的本子都有好几个。”

      苏老师捐赠的《汉文典》

      令苏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本来裕恂主编的《汉文典》。说起买书的经历,苏老师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刚上班,开始做语言学的研究。有一天在一个旧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当时还有另一个路人也想买,我给他说明了我的专业需求,聊了很久他才同意让给我买。这本书分《文字典》和《文章典》两部分,1906年商务印书馆初印分上下两册,1913年再版。我这个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40年代将上下两册合册重印的版本,也是最早最权威的版本。那个时代交通不便,能买到一本好的专业书特别难。”提起书来,苏老师眼睛里泛着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资深教师简单的快乐,也让我们重新反思了高校教师的幸福观。

      看着图书装上车,苏老师深情地告诉我们:尽管自己眼下已退休不在岗,但依然是学校的一份子,在阜阳师范学院学习、工作多年,是学校培养了自己,自己也始终心系学校。她希望通过此次捐赠,能让这些书籍继续发挥作用,也希望母校的学生越来越优秀,母校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撰稿:徐春婷 魏锦虹 图片:唐丽琴 学院审核:方强 徐春婷 宣传部初审:亓迪 终审:张建)


 

 

  来源: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