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校园观察】第23个世界读书日——阅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来源: 发布人:qidi   初审:qidi    终审:zhangjian 日期:2018-04-24浏览:
【新闻中心讯】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据了解,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我校逸夫图书馆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陆续开展了赠书捐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阜师学子积极阅读。今天,你读书了么?

碎片化阅读——弊与利

  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火车或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子阅读器或者平板电脑,不少人在利用路途时间进行断断续续的阅读。数字化阅读作为当下的一种趋势,增长迅猛,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碎片化”、“浅阅读”的争议。

  来自2016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的苏乐佳告诉记者:“阅读的碎片化,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形成的一种快速阅读的产物。自从网上通讯代替书信,文字也渐趋于电子化。人们越发觉得纸质书繁重,我们不必像古时的书生,行走背着厚重的书,带上一个手机足矣。”确实,书籍印刷成本大且不环保,也许未来的一天,大家普遍用电子阅读器阅读,不仅便携,而且资源丰富。但苏乐佳同学同时认为:“通过电子阅读这种碎片化的方式虽然方便,但是却容易使人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很多人依赖设备,缺乏独立性。”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方便的途径,碎片化阅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一些零散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一班的葛文静在接受采访时说。另外她又补充道:“碎片化阅读虽然方便,但我本人还是更倾向于纸质书。因为我很享受在一页一页翻书的过程中体验书香气息,有利于让人静下心来,浮躁的心得以平静。”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学习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从某种意义上,就目前碎片化的阅读效果来说,还是弊大于利。

  纸质书——揉在纸中的美丽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呢?记者在收集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受访的100位在校大学生中,每天坚持阅读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2%;不是每天阅读,但会经常翻阅、涉猎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6%。文学院党委方强书记在创业基础课上提到这个情况就表示出自己的担忧,并建议学生能够多去图书馆,多读书增长知识。

  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房晓琛老师在被问起读书所带来的好处时,回答道:“读书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工作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能及时敏锐地发现问题,并通过书中一些专业的手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生活中,书籍对于孩子的教育、个人的人际交往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更好地自我调节,不再纠结于不开心的事,使自己的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政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王梦丽同学告诉记者:“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我虽然每天有很多的法条要背诵,但还是会忙里偷闲去图书馆借书来看。不只是因为感兴趣,更多的是因为我觉得看其他方面的书能够缓解平时学习的压力,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尤其是一本好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生活节奏的加快,虽然一部分人倾向于用电子软件阅读,对纸质书的阅读逐渐减少,但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把生活节奏慢下来,从纸质书中寻找和发现美。

  读书日记——阅读“悦”人生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我们不能死读书,应该从读一些好书中汲取营养,感受世界,提高思想修养。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读书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主人公,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处理这个事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信息工程的刘亚男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另外她还分享了最近看《巨流河》的读书日记:“在非常茫然与压抑的晚上一个人躲进图书馆看《巨流河》,看极度艰难时教育弦歌不辍,看作者不断西行,从南开中学走到武大,总是能获得安慰。读完后心情并不是甜美的开朗,但是会从压抑而转向一种模糊的,难以描述的平静。”

  在图书馆的借书机旁,2017级教育学专业的刘媛媛表示:“我比较喜欢先贤古哲类的书,我觉得最原始的东西最能启发心智。从最古老的开始阅读,自己所得到的启发可能更多更全面一点,能从自己的视角衍生更多。”

  “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这是书的节日,也是读书人的节日。希望无论是待在图书馆的你,还是坐在教室里的你,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不仅在4月23日这天,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中都读书吧!(大学生通讯社 李仲贤 杨义芳)

 

  来源: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