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千亿体育登录-千亿体育平台 | 收藏本站
信息公开受理

受理部门:校党政办公室
地址: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正行楼1225室
联系电话: 0558—2596989
传真号码: 0558—2593670
电子邮箱:dzbgs@fynu.edu.cn
邮政编码: 236037

监督投诉处理

受理部门:纪委办公室
地址: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正行楼1303室
联系电话: 0558—2596611
传真号码: 0558—2593670
电子邮箱:jwjb@fynu.edu.cn
邮政编码: 236037

信息查询
 
 
七届五次教代会院长工作报告
2017年11月06日 16:18  点击:[]

紧抓审核评估契机  扎实推进内涵发展

奋力建设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大学

—— 在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八届工代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7118日)

党委副书记、院长  吴海涛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以抓实省委巡视整改、专项治理、任期经济审计为重要契机,以高起点开局“十三五”、隆重庆祝建校60周年为主线,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科学发展,强化内涵建设,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着力抓实重点工作,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一是内部治理实效全面提升。紧抓“省委巡视整改”、“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三项整改,将其作为查摆问题、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的过程,全面排查、立查立改、标本兼治,全年制定出台管理制度72项,以制度建设推进内部治理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实效进一步凸显。

二是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完善印发“十三五”总体规划和7个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校院两级管理、职员制改革、目标管理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具体方案,人才分类培养、校级领军人才计划、科研创新计划等年度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坚持“总量控制、量入为出、两级管理、各负其责”,改革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不断凸显二级单位管理主体地位。

三是校庆系列活动圆满举办。建成开放校史馆,全面回顾60年办学历程,深入挖掘学校创业办学精神,全面展示学校发展成就。以“凸显学术”为主题开展校庆系列活动,精心策划建校60周年办学纪实宣传,成功举办校庆庆典和系列讲座65场次,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关爱之情,激发了师生奋进之心,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着力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一是专业分类建设有力推进。“一院一品牌”专业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遴选校级品牌专业3个,院级品牌专业15 个。深入实施专业动态调整,获批应用型新专业4个,申报新专业2个,增列学士学位授予专业3个,实施预警专业1个,核减招生计划专业5个,新开设辅修专业3个,师范与非师范、文、理、农、工、管理等专业比例显著优化,集群发展态势逐步凸显。

二是人才分类培养成效明显。修订完成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成功构建人才分类培养体系。质量工程深入推进,遴选校级项目254项,获批省级项目134 项,建设网络课程60门。“学科竞赛引领计划”成效显著,获省级以上奖励56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8项,获省级一、二等奖总数,位居省内同类院校第1位。学生专利发明、论文发表数量明显增长,考研率、就业率稳步提高。

三是硕士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圆满完成招生计划73人,生源质量同比显著提升。持续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制定出台制度5项,强化学术规范,严格教学考勤,严把论文质量,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第三,着力加强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奖项持续突破

一是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以编制“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为抓手,整体构建学科建设体系。成立学科评估领导小组,坚持“突出重点,整体优化”,持续加强学科建设,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省级重大、重点学科、21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逐步加强,建设成效持续提升。

二是项目成果层次不断提升。获批立项科研项目179项,其中二类9项、三类62项,累计获批经费927万元,项目总数与经费总额同比均有增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突破。获批农业部丰收奖1项,省级科技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64篇,其中一类82篇、二类91篇,出版学术著作32,获批授权专利70项,高级别奖项、高水平论文、专利发明、学术著作出版等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

三是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圆满完成省级科研机构年度评估,立项省高校智库招标课题11项,成功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考核项目、中央支持地方专项项目各1项。制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4项,遴选校级科研团队19个;推荐科技部“三区”服务人员12名,签订合作协议20余项。文科学报成功加入“国家期刊库”,理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稳中有升。

第四,着力优化政策导向,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一是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待遇调整方案》,大幅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待遇,加大招贤纳才力度。根据省职称评审条件,及时完善内聘管理制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最大力量为教师晋升职称、提高待遇创造空间。

二是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引进各类人才90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人、副高职称人员3人、博士13人;获评教授12人、副高职称人员23人;内聘正高职称人员18人、副高职称人员42人;新增入学博士后3人、博士25人,学成返校博士6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人数均有明显增长,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三是教师能力培训有效开展。考核青年教师教学导师73人,扎实培训新入职教师75人,选送教师赴兄弟院校交流学习90人次;举办专题教学培训18期,参训教师近1300人次;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华东赛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安徽省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

第五,着力强化思想引领,服务成长成才持续有力

一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系列制度4项,“大思政”工作格局初步构建。扎实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四进四信”学习教育,成功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共青团新媒体教育功能不断凸显,大学生思想引领有效加强。

二是学生“三大工程”有力推进。规范评选各类先进个人1.1万人次、先进集体138个,集中表彰获奖学生6400余名、先进集体129个。持续开展学风建设专项督查,常态化抓好学生安全教育。规范认定贫困生6700余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700余个,立项学生科研课题近300项。省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项目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成效明显。

三是团学实践活动育人成效明显。制定出台《大学生实践活动学分制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未来教师”大赛、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团学特色活动蓬勃开展;荣获“创青春”大赛省级奖项9项、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实现创业顶级赛事的历史性突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显著,被媒体广泛报道20余次,并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级优秀单位。

第六,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学校育人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育人条件保障不断加强。文科楼交付使用,清河校区训练馆主体工程完成验收,理科教学综合楼即将招标,科教服务楼完成规划审批。新增纸质图书1.5万册,电子图书14万种,数据库3个。招标采购工作有力推进,累计完成招标金额约7100万元,累计入库固定资产总值约5300万元。

二是实训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按照“资源相对集中、功能相对独立、充分共享开放、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有效整合文科实验实训资源,合理调配教学主楼办公资源。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加强实验实训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师范生实训平台建设,立项“教育部中兴通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获批资助设备资金500万元。

三是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统一门户平台建设,启动无线校园网络建设项目,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学校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数字化档案建设有序推进;水电、饮食、公寓管理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第七,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和谐校园创建持续深入

一是民生民心工程持续推进。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尽最大努力克服研究生公寓和人才周转房政策障碍,成功维持原有分配方案的受众群体,有效避免部分教职工因政策原因被迫退房的现象;妥善解决津贴补贴整改问题,成功争取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问题整改“不诉往、不退费”;自2017年起,全额纳入教职工绩效工资,为教职工缴纳公积金,最大限度维护教职工利益。积极协调阜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克难推进人才周转房周边设施建设,附属幼儿园完成选址。增加教职工医疗体检项目,做好离退休干部慰问工作,持续加强困难教职工帮扶。投放学生资助金额2150余万元,资助学生2.8万余人次。

二是综合保障能力稳步加强。年度综合收入约3.87亿元,同比增加约3100万元;全年支出约3.72亿元,节余约1500万元。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持续加大监察、审计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9项,审计金额 2.46亿元,促进增收节支202万元。

三是校园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刊发外宣稿件500余篇,学校官方微博在全国高校排名升至第37位,官方微信指数位居全省高校第1位,连续两年获评省“优秀特约通讯员”单位。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正式使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层次和内涵持续提升。

第八,着力对外合作交流,教学单位发展持续有力

一是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拓展。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制定因公出国等管理制度3项。接访境外团组6个,派出访问团组3个,教师赴境外研修、访学44人,选派6批次27名学生赴境外学习,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广度和深度取得长足进展。

二是继续教育成效不断彰显。制定管理制度6项。顺利完成信息化教育二期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学历教育远程化教学。严格函授站点管理,暂停不规范函授站点4个。顺利毕业学历教育生6000余名,培训“国培”、“省培”学员1500余名;拓展横向培训项目14项,培训各类人才7000余名,继续教育成效受到10余家媒体广泛报道,培养声誉不断提升。

三是教学单位发展主动作为。坚持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各教学学院充分发挥管理主体作用,办学特色不断彰显,不少学院在重大学科竞赛获奖、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取得佳绩。信息工程学院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学生竞赛成绩持续高位。附属中小学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广大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学校工作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同志可能已经注意到,在115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公开表态:“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对此,学校高度关注、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沟通,主动向教育部、教育厅等有关部门核实求证。综合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我们可以明确以下三点:一是大学更名不是没有机会,路子没有堵死,而且省教育厅对我们学校也很支持,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二是国家加强教师教育的战略是明确的,教师教育是我们学校的优势,我们要借此良机,继续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做优做强,办出品牌;三是我们学校具体更什么名,学校不能完全决定,要取决于省里、市里和专家的意见。总体来说,学校面临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转型升级是大有可为的,也必将是大有作为的。

因此,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集中精力抓重点,盯紧目标抓进度,在补齐短板上下大功夫,在做强优势上花大力气,在拉升标杆上做大文章,齐心协力,奋发而为,争先进位。当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到“三个继续推进不能变”:一是继续推进教师教育专业精品化的战略不能变,要紧抓国家加强教师教育战略的有利机遇,继续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守护好学校的“命脉”与“根基”,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基础和平台;二是继续推进应用型专业兴办的战略不能变,要坚持面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依靠地方、从地方汲取力量与智慧提升内涵,不断拓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源泉;三是继续对标大学设置主要条件提升办学内涵不能变,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全力争取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硕士点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实质性突破,真正实现“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的办学目标,真正凸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升华总结和规律性认识。

以上“三个继续推进不能变”,关乎学校的未来、关乎学校的生存、关乎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我们要继续坚定方向、把好舵盘、锁定目标,只争朝夕往前赶,心无旁骛实里干,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突破,在突破中实现跨越,持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2017年学校主要工作思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年,是推进大学更名、迎接审核评估的攻坚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十三五”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建设任务,发力攻坚大学更名关键指标,扎实做好审核评估工作,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为加快推进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而努力奋斗。

当前,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以深入实施发展规划为契机,着力推进事业快速发展。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大学更名工作,坚持分步实施,逐年将任务分解到党政工作要点,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工作重点,加强调度,强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推进;坚持严格问效,年度督察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确保重大举措有序实施、有效落实、有力落地。紧盯“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年度任务,重点做好校院两级管理、职员制改革的落实及教师教育学院组建工作,切实以重点改革举措的落地,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着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事业快速发展。

——以切实抓好审核评估为抓手,着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按照省教育厅部署,今年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大家记得,学校200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充分肯定,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审核评估,切实将其作为2017年的重大任务抓紧落实,以审核评估为契机,着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要将审核评估作为对学校本科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学校本科教学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将审核评估与学校发展建设紧密结合,全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做到认识到位、动员到位、部署到位,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进度落实、经费落实,保障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顺利进行,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补强更名关键指标为重点,着力推进学校内涵提升。严格对照大学设置14项核心指标,学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或完成11项,在国家级科研奖项、在校研究生规模及生均占地面积等3个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为此,我们要逐一分析原因、对标加强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学校近期已经调整大学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强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领导小组已经着手完善《更名工作实施方案》,挂账盯紧,攻坚推进。今年,我们要继续争取省教育厅、阜阳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支持,确保将大学更名工作列入安徽省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同时力争在校园占地面积上实现更大的增长;要合理压缩专业招生总数,科学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确保在校生规模控制在大学更名工作需求范围之内;要着力抓好高层次科研奖项培育、申报工作,力争并实现国家级科研奖项突破;要切实抓好2017年度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重点做好教育硕士授权点申报,力争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努力实现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

除了上面说的,本年度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外,学校还要统筹推进下面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继续深化专业分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坚持教学改革核心地位,持续推进专业分类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严格控制专业总量,深入推进动态调整,继续推进“精办”、“兴办”战略,深入实施“品牌专业发展”计划,持续推动专业分类建设、集群发力、特色发展。二是依托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完善制度,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筹备召开2017年教学工作会议,持续深化“专业—课程—课堂”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三是编制本科教学工程“十三五”规划,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完善学科竞赛项目化管理机制,力争实现竞赛获奖数量、质量的再次“双提升”。

第二,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硕士授权学科强点拓面,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一是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扎实推进二级学科授权点的强点拓面。积极对接“双一流”计划,加强省、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学科建设内涵。二是探索建立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持续加大高水平项目奖励力度,着力完善高水平成果培育制度机制,不断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三是继续加强省级科研机构目标管理,创新产学研合作形式,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第三,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教师能力提升

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力度,重点引进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灵活设置人才聘用和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拔尖人才来校工作。二是认真做好2017年度绩效聘期管理和考核工作,扎实做好省、校级各类人才项目选聘,规范开展职称评审等各项人事管理。三是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统筹组织各类教师教学培训活动,着力为教师转型提供优质服务平台。精心筹备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年会,积极申报安徽省示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第四,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践育人合力

要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强化思想引领,完善服务体系,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一是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思想引领。以全面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为抓手,系统设计开展各类学生品牌活动,着力提升综合实践育人的合力与成效。二是继续推进学生工作“三大工程”,持续优化学风建设成果,规范做好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强化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营造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良好育人环境。三是规范做好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等各项招生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完善就业创业机制,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第五,继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要继续加强基础保障建设,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办学育人环境,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推进理科教学综合楼、科教服务楼、西湖校区南大门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第二生活区11#12#宿舍楼工程。继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不断提升招标采购工作实效。二是探索建立有序高效的资源分类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师范生实训平台、教育部-中兴通讯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建设。以工科实训资源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需求论证。三是尽快交付研究生公寓和人才周转房以及清河校区体育训练馆,加快附属幼儿园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继续开展职工医疗体检,保障老干部的各项待遇,不断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六,继续延伸三项整改成效,激发改革发展活力

要着力深化三项整改成果运用,持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统筹推进教学单位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一是建立以目标实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目标管理模式,强化激励与加强约束并重,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继续延伸三项整改成效,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持续从严加强内部管理。二是持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不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规范做好外事工作,积极做好校友工作。三是紧密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统筹谋划信息工程学院未来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抓好成人教育改革,拓展校地校企培训项目。加快推进附属学校一体化建设,持续提升办学声誉。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呼唤新的作为。2017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实步伐,凝心聚力谋发展直面挑战求突破,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毅力,以一往直前的勇气信心,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早日建成地方性综合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此,我代表学校和我本人,预祝全体师生员工新春快乐,也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上一条:阜阳师范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实施办法

关闭

版权所有: 阜阳师范大学 © 201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后台管理
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  邮编:236037  联系电话:0558-2596989